反正乳牙會換掉,蛀就蛀了唄,多少孩子被這種想法害慘啦!
6個月之后,從前“無齒”的小寶寶們陸陸續續開始萌牙了,隨之而來的又一波老媽子操心記開始了。
什么時候開始給寶寶清潔牙齒呢?
為什么我的寶寶這么小就蛀牙了?
乳牙遲早是要換的,不用擔心吧!
真的不要有這個想法,你要這樣想,就大錯特錯了。
據WHO(世界衛生組織)研究統計,全世界范圍內近90%的學齡兒童患有蛀牙。這比例真的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贏了。
身邊有很多小寶寶都有不同程度的齲齒,最常見的就是這種門牙縫之間了。千萬不要相信,乳牙遲早要換,蛀了也沒關系的大傻話。
1
相信這種話會搞出大事情的,
孩子可是遭罪了。
人的一生總共會生長兩副牙齒——乳牙和恒牙。
寶寶一般6個月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(也有4個月就出牙或者1歲才出第一顆牙的情況,都是正常的)。陸續到2歲半左右,全部的20顆乳牙出完。
從6歲開始換牙,乳牙逐漸脫落,恒牙陸續萌出,要到12歲左右才會換完。
這意味著,乳牙從長出到功成身退,大概要陪伴寶寶10年的時間。且這一階段正是寶寶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時期。
蛀牙順其自然的話,會引發更嚴重的牙齒問題
兒童早期齲齒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的,并且在早期階段很難看到。乳牙被蛀了,剛開始出現牙齒腐爛的是牙齦線的牙齒表面,會出現白色或者偏黃色的小白點。
脫礦是齲齒的先兆,假如處理不好,很容易發展成為齲齒。牙齒脫礦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部分區域牙齒顏色變白,但暗淡無光。
早期脫礦只是顏色發生改變。
如果任由發展下去,牙齒表面就會出現細微缺損,凹凸不平。
這只是早期齲齒的表現。別急,還有救,早期脫礦能夠經過含氟牙膏、涂氟等氟化物停止或逆轉衰變。
如果你堅持:“反正乳牙也要換,蛀了也沒關系。”
牙齒呈現脫礦后,繼續發展為“齲壞”、“牙洞”、“缺口”、“缺損”等,這表明孩子已經開始長齲齒了。
“這不算事兒,馬上就換牙了,就好了?”于是牙齒就這樣了。
乳牙一旦蛀了,就會污染寶寶口腔的整體環境。一顆牙爛很快就發展成幾顆,爛起來那真是叫一個快,別耽誤,趕緊去看牙!
不僅如此,齲齒還會讓下方的恒牙“躺槍”
第一受害的恒牙肯定是六齡牙
兒童到了六周歲,在牙列的最后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后面陸續萌出四顆磨牙,就是第一恒磨牙,上下左右各一顆。
因其在6歲左右萌出,所以習慣稱為“六齡齒”。它初次長出來便不再替換,是口腔內最重要的咀嚼功能牙,承擔了60%的咀嚼壓力。
乳牙爛了以后,六齡牙最為遭殃,這要是蛀了那可真是一輩子的事情了。
其次還影響了恒牙的萌出
恒牙萌出之前就像種子一樣,處于乳牙的牙根下方,如果乳牙有點風吹草動,很容易波及到恒牙牙胚。
乳牙對于恒牙的萌出還起著引導作用,蛀牙還可能導致牙體缺損甚至乳牙提前脫落,造成恒牙萌出間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齊,咬合畸形等。
甚至還會影響以后的生活
引起牙髓炎,疼起來很要命
俗話說的好:牙疼不是病,疼起來真要命!體會過的人是深有體會啊。
孩子乳牙的牙釉質和牙本質很薄,并且鈣化程度低,一旦出現齲齒就很容易牽扯到牙髓,就很容易發展成為牙髓炎了。
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,炎癥會由牙髓向根尖部位發展,成為根尖周炎,最后形成殘冠和殘根。殘冠和殘根可能會沖破牙齦,刺傷嘴唇或臉頰軟組織,造成潰瘍糜爛。
影響孩子的顏值和發音
誰不想在微笑時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,卻不曾想蛀牙后只能做到真正的“笑不露齒”了。
而且寶寶的面部肌肉還在發育的階段,如果有齲齒,寶寶無法用壞牙咀嚼,會習慣偏向一側咀嚼,長期這樣,可能造成大小臉,左右臉。
甚至齲齒導致牙齒的缺失還影響孩子的發音,豈不是重重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。
牙齒蛀了,寶寶吃飯還會受到影響,嚴重的會造成長期營養吸收不足。
2
預防大于治療,
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要強的多。
首先要注意生活習慣
在孩子入睡后,不要讓將含有牛奶或加糖液體的奶瓶留在孩子的嘴里。如果孩子需要一個睡眠奶瓶,只在奶瓶里放溫水。
千萬不要在奶瓶里加入果汁或糖水,水是最好的飲品。當孩子6至12個月大時,請及時將奶瓶向杯子過渡。避免一些甜味和粘性小吃,餐后及時漱口。
定期牙齒檢查
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后就應該帶他去看牙醫,之后,每半年至一年都要帶寶寶進行口腔檢查。建議帶孩子去做涂氟,窩溝封閉。
美國牙科協會(ADA)建議:
3歲以上的中、高齲齒風險的孩子,每3~6個月涂一次氟。
3歲以下的高齲齒風險的孩子,也需要定期涂氟,盡早治療。
當六齡齒完全萌出,且尚未發生齲壞,周圍沒有牙齦覆蓋時,最適宜做窩溝封閉。
嬰幼兒正確的牙齒保健的方法
即便乳牙還未萌出,也應該每日為寶寶清潔口腔。不要忽視了乳牙,它雖任期不長,但確是恒牙的根基。
寶寶剛出牙時
牙齦會有酸痛感,嬰兒會煩躁不安并哭鬧不止,這個時候用干凈紗布蘸溫水輕輕擦拭牙齦。紗布最好不要重復使用。家長可以在家常備一些獨立小包裝的一次性無菌紗布,方便又無菌。
乳牙半萌出時
可試用一下硅膠指套牙刷,但是一定注意清潔和消毒,最好使用前煮沸1-2分鐘以作消毒。
乳牙萌出后
當寶寶萌出第一顆(準確的說應該是兩個下門牙)的時候,就要正式“刷”牙了。
美國兒童牙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)前任主席,現肯塔基州帕迪尤卡牙醫貝弗利·拉真特(Beverly Largent)說:“寶寶的第一顆牙就要刷,如果長出兩顆牙齒(相鄰),就要開始使用牙線。”
刷“牙間部”時需要牙線,開始時輕輕地慢慢地前后拉動牙線到牙齦附近再往下前后移動拉下。
牙線正確的使用方式:
步驟1:在孩子牙齒的牙縫之間插入牙線時,不要太用力。
步驟2:貼著一側的壓面,將牙線的弧線沿著牙齒的形狀調整為“C”形曲線,并沿著牙齒側面輕輕上下刮幾下。
在給寶寶刷牙之前,盡量讓寶寶躺下,頭枕在媽媽腿上刷牙,因為這樣可以看清孩子所有牙齒,才能沒有遺漏地把所有牙齒都刷到。
用手指翻開下唇,刷頭垂直于牙齒表面刷前牙外面,牙刷左右小幅度移動;
牙刷和牙齒平行放,刷內側;
向上向外刷出;
上牙同理,保護上唇及上唇小帶,牙刷垂直牙面橫著刷;
上牙內側,和牙齒平行放牙刷然后往外刷出;
特別提醒:上牙內側容易有殘留奶;
特別提醒:上牙內側容易有殘留奶;
牙刷在牙面與牙齦交界處“打圈”;
刷牙齒咬合面時,牙刷在牙齒上方水平運動;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z0320h7x2fv.html
巴氏刷牙方法是普遍認為最有效的刷牙方法。如果孩子不是特別配合的那種類型,也可以使用簡單版的“劃圈刷牙法”。
它不是最有效的,確是最容易操作的,更適合低齡寶寶,用在牙齒上劃小圈的方法刷,照顧到所有的牙齒表面。
最后需要注意的是,刷牙并不是越多越好,也不是越大力越好。次數過多、用力過猛都容易損傷牙釉質和牙齦,增加患齲齒和牙周病風險。
美國兒科學會(AAP)的觀點:家長要幫孩子刷牙到7-8歲!因此,最健康的刷牙習慣是每天2次,每次2分鐘,保持力度均勻。
所以,爺爺奶奶、七大姑八大姨都說乳牙早晚會換掉不用注意時,千萬不要聽!換牙也像蓋房子,現在的根基打不好,以后的恒牙能牢靠么?